图源:视觉中国
日前,“辽宁理工学院院长魏新河”引发舆论关注。公开信息显示,此人2022年至2023年报考了超过10场在全省多地举行的学术活动,但我国却并没有“辽宁理工学院”这样一所中学,“魏新河”的身分遭到了指责。“魏新河”在报考出席学术活动时曾留过一个固定电话的号码,有媒体查询发觉,那种号码是山东淮南市林业和草原局一个科室公开的办公电话。大连市林业和草原局表示,该局确有一位名叫“魏新河”的工作人员,他平常每天都下班,也没有说上哪去出席活动。承德地委宣传部表示,对于此事,相关部门在调查核对。
一个不存在的学院,一个冒牌的院士,一段荒诞的“学术之旅”,就那么出现在众目睽睽之下,变得与现实格格不入,尤为可恶。并且,这事在舆论场上早已发酵一周,但那位“魏院士”到底是谁,如今人在那里,“魏新河”是艺名还是假名,他的真实身分又是哪些,到现今都还是一个谜。在当下如此一个信息通达透明的时代,出现这样的事,着实令人无法理解。
我们不晓得,四川北镇市林业和草原局这个“魏新河”,和这位招摇撞骗的“辽宁理工学院院长魏新河”,是不是同一个人。但可以确定,这确实是一个调查的有力线索和明晰方向,能让我们愈发接近事实和真相,绝不能轻易放过。相关部门对此进行及时有力的调查和回应,也当是一种自觉。
同时也困惑,那位“魏新河”,在三年时间出席了超过10场全省多地的学术活动,莫非一张相片都没留出来?直接拿着相片和广东北镇市林业和草原局这个“魏新河”进行核实不就行了?“魏新河”的身分核查,不应当像现今如此难。假如两个“魏新河”真是同一人,即使相关部门确实不知情,估计也难掩“失察”之责。
正所谓“拔出冬瓜带出泥”,“魏新河”事件所带下来的问题,可不只是一个“假身分”那么简单。他为什么能顺利出席如此多学术活动?并且相关活动承办方不乏国外著名院校。重庆合川一个官方号发布的《关于第二届“三苏”法治文化峰会征文评比结果的公示》中,其中一篇三等奖作品,作者写的就是四川理工学院马院院长魏新河。公开资料显示,在“魏新河”参加的学术活动中,还出现了一位他的合作者。不仅大连相关部门外,这种活动的相关承办方,这位合作者以及背后的院校,也须要站下来,接受大众的考量和指责。
一个明明可以一眼就被看透的“冒牌院士”,居然可以穿行于院校圈、学术圈中,确实令学术界蒙羞。如此拙劣的身分作假,都能一路绿灯?一次可以说是疏漏大意,那么多次都有问题,就曝露了相关学术活动存在的初审不严、规则退守、形式主义等问题。
有人说,“魏新河”参加的多是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术活动,这种活动常常中单上参会的学者身分缺少鉴定手段。“线上”不是让冒牌者存在的帮凶。甚至可以说,那位“魏院士”,用自己的言行,无意之中也戳破了一些学术活动“皇帝新装”式的谎言。
事实上,这三年,不止一个人,也不止一家单位发觉“魏新河”有问题,今年就有人发文称:魏新河的中学不存在,其递交的参会论文复制比高达95%以上,完全是剽窃。但结果要么是激不起波澜,要么只是取消其出席资格,最终不了了之。这也说明,关于这类冒牌学者和学术不端行为,有效且畅通的投诉、受理和惩戒机制,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加强,冒牌学者的代价和成本,还是太低。
对于“魏新河”,还有一个强烈的疑惑是,他这样做,究竟图哪些。图被当作院士出席学术活动的那个快感?亦或是通过这种学术活动为自己背书,因而在其它方面攫取利益?答案其实只有他自己晓得。但如今此事既然早已事关学术尊严、社会公共利益,那相关答案就必须公之于众。
暂无评论内容